竖起食安铜墙铁壁
——湖南省局推进风险分级
去年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湖南省落实执行情况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一处负责人。
市县两级正式启动 去年11月10日,湖南省局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同时起草了《湖南省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几经讨论修改,根据地方特色食品实际,湖南省局调整了槟榔、湿米粉、调味面制品等产品的静态风险分值,进一步优化了动态风险量化分值。今年1月5日,湖南省局正式印发《规范》,并于2月15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县两级立即启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以日常监管机构为主开展评级,并要求市州局每月上报进展情况。
湖南省局食监一处负责人介绍,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风险等级评定均根据《办法》和《规范》确定,依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确定对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内容、方式等。目前,评级工作仍在进行中。
槟榔分级试点见成效 湖南人爱嚼槟榔,全省尤其是湘潭市拥有众多槟榔加工企业。为此,湖南省局率先将食用槟榔作为开展风险分级工作试点的重点产品。为平衡不同市州的分级标准,今年2月21日,湖南省局在湘潭市组织相关市州局、省槟榔协会、检验机构及有关监管人员、等级评定人员召开了食用槟榔生产企业风险分级首次评定暨现场观摩会,正式启动了对食用槟榔企业的风险等级评定。通过努力,两个月后,顺利完成了湘潭市辖区内所有食用槟榔获证企业的风险分级评定工作——湘潭市的57家食用槟榔生产企业皆成为“风险分级”监管对象。
纳入市州局绩效考评指标 据了解,湖南省局将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纳入对市州的绩效考评指标,对年内没有完成辖区内所有获证企业首次风险分级等级评定工作的,将予以相应扣分。同时,湖南省局将进行不定期抽查,对考评得分不高的情况予以通报。
湖南省局食监一处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分级管理工作中,基层监管机构面临诸多困难,比如企业多且分布广,监管人员力量不足,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等,致使部分地区风险分级工作进展缓慢。“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工作不仅是给企业‘看病问诊’,同时也是为广大消费者竖起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该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局将克服困难,进一步做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为三湘大地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