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宇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形势下,如何纵深推进历史交汇期和社会矛盾转化期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是摆在当前食品药品监管者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分析判断食品药品监管形势,找到监管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在全面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加快提升“美好生活”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首先,要树立“美好的”标准意识。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监管工作标准,涉及食品药品监管从源头到终端的所有环节,要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鞭策,树立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永无止境的理念,自觉增强安全忧患意识,加强标准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确立“具体标准”。食品药品监管要严格遵守科学、监管规律,规范和明确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工作落实标准,把标准建设延伸到食品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每个环节,实现监管工作“全程高标准”。第三,要处理好“动态标准”与“静态标准”的关系。食品药品质量、工作标准都会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食品药品质量建设、质量监管自身的内在规律变化而变化,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加强标准建设,并将其作为加强监管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中,善于发现和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对于监管力量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积极配合、纵深推进监管机构改革,科学设置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有效整合监管力量。同时,要善于充分依靠、适应改革前的现行体制,努力在现行体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把监管力量集中到最急需、最紧迫的监管任务中。对于监管手段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克服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阵痛期”的观望、等待心理,坚持不等不靠、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做好在现行体制条件下的工作机制、制度和举措创新,形成“拓展思路想办法、创造条件谋新路”的创新格局。对于监管效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树立“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共同安全”的理念,注重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好分类试点,突出试点效应,研究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
在加快改革创新、推进工作落实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条件下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新要求。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就是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新目标、新任务,加快改革创新、加大工作力度,使监管走在“风险”前面、走在“需求”前面。一是精准判断形势。定期分析判断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条件下食品药品安全形势,适时把握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动态、社会舆情动态。建立和完善形势分析研判制度,确保研判工作落到实处;积极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开展形势分析工作,确保研判工作科学可靠、精准管用。二是精准设计布局。加强监管工作的系统性管理,首要的是强化精准设计、统筹布局。积极配合推动强化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省(市)级“中层设计”的指导性和协调性、市(州)及县(市)“底层设计”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学会“各级有顶层、层层有设计”的统筹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形式主义。三是精准监管到位。要开展精细调研,全面掌握食品药品安全底数,对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胸中有数;要精准施策,学会抓重点,提高工作效益;要精确定位,对工作推进落实、效果评估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