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强调,2017年要重点围绕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开展技能大培训。加大监管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建立检查员分级管理制度,使检查员成为一个有希望、有前途、有发展空间的职业。
笔者认为,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必须坚持高起点,切实让这支职业化队伍成为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神兵天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无忧,使违法分子无处可藏。
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检查员不同于一般的执法人员,他们代表的不是哪一个系统、哪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展示的是法律的权威,必须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守公平、公正原则,明确“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这就要求职业检查员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高度的自我约束力。
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做,食品药品监管更是如此。笔者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化检查员,其基本条件是要懂食品药品,具有食品药品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习经历,取得中级及以上食品或药品专业技术职称。要掌握与食品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写作能力,以便在法律运用、事故处置、文书写作、案件汇总方面得心应手。
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检查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面对的行政相对人大到国际知名生产经营企业,小到几个人经营的小餐饮、小食品店,业态复杂,尤其在遇到不懂法、不守法的相对人时,问题处理比较棘手。这就需要检查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谈判技巧,牢牢掌控整个检查过程,防止不可控事件发生。
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经得起检验。一名优秀的检查员,必须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和不断学习充电。具备丰厚的知识、经验积淀,才能在较短时间的现场检查中,综合考虑检查发现的缺陷性质、严重程度等,做出较为全面准确的“诊断”。因此,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应着眼长远,可向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具有丰富执法办案经验、综合素质较全面的监管人员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