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谁来监管网上“私房秘制”食品
时间:2015/12/14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秘制牛肉干,好吃停不下来”、“私房卤味,收藏店铺送试吃小袋”……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一个多月了,然而在多个网络购物平台,“私房秘制”食品依然畅行无阻。

    在淘宝网上搜索“私房”食品,仍有不少标有“私房”字样的商家在正常营业,销售的食品种类包括蛋糕、卤味、海鲜、零食等。这些商家中,除了部分天猫店铺拥有生产许可证编号外,很多店家仍然是“三无”。

    笔者随机进入了一家私房蛋糕店,点击一款蛋糕后,在“宝贝详情”一栏看到,该类商品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厂名、厂址、厂家联系方式、配料表、储存方式、保质期、食品添加剂等栏目均是空白。

    笔者以定制蛋糕的名义联络到了客服。当询问是否有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时,客服表示:“没有接到通知,也没人说要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

    早在今年9月,淘宝网客服曾表示,食品行业卖家准入正式执行时间是101日,卖家只有上传“食品流通许可证”并通过审核,才可以在淘宝网上销售食品。倘若101日之后没有完成这一步骤,食品卖家将被禁止发布新商品,“对于已上架商品,是进行下架处理还是进行管控,未来会有具体通知。”

    然而,这一说法在现实中却走了样。在一家没有商品信息的私房小菜馆,笔者发现10月份以来,该店一直有新交易,而且最新的一笔交易为118日。

    跟淘宝网相比,微信私房秘制美食店铺的监管更显得“苍白”。

    笔者所在地的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位市民陈小姐每日在自己的微信号上推介私房秘制美食,既有自己制作的烘焙食品,又有家里老人拿手的老法菜。“每天的营业额超过千元。”陈小姐说,自从微信上做食品以来,没有接到过通知要办什么证件。

    在一名自称“微信购物达人”的网友朋友圈看到,她所关注的微信店铺达到近百家。“我分了三类,一类是加V的,一类是朋友推荐或朋友自己经营的,还有一类就是自己搜到的。”她说,加V的店铺还是挺可信的,因为营业执照等手续都很齐全。

    笔者了解到,加V的商家都是完成了微信认证的,腾讯对微信公众账号申请主体进行合法性审核及相关权利资质的审核。随手打开一家加了V的公众号,可以看到,该企业的全称、工商执照号码等都能查到。

    随后,笔者还联络了多个购物平台,发现微商、网店的开设手续都比较简单,一些平台只需填写手机号并输入验证码,不超过一分钟就可以免费注册开店。在这些平台上,对于售卖食品,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证照齐全等要求。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