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消炎止痛药(NSAIDS)已成为临床上消炎止痛用药的主流,上市的产品成分包括吲哚美辛、尼美舒利、洛索洛芬、氟比洛芬、酮洛芬、酮咯酸氨丁三醇等30多种,药品剂型有片剂、注射剂、胶囊、凝胶贴膏等。
从各类非外用NSAIDS的年销售额(样本医院数据)来看,氟比洛芬类产品独占鳌头,酮咯酸氨丁三醇类产品同样表现不俗,虽不及前者10亿元的规模,但2019年样本医院市场规模也达到2亿元。其他常用非外用NSAIDS在年销售额方面各有千秋。

2015~2019年,样本医院的各类常用非外用NSAIDS的逐年增长率如下表所示(以百分比计)。

综合销售额和年增长率2个因素可以发现,近年销售业绩持续增长中的非外用NSAIDS类药物有布洛芬,右布洛芬,酮咯酸氨丁三醇和萘普生。其他产品有的增长乏力,有的变化较大,如氟比洛芬。
氟比洛芬的销售额及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2018年达到峰值,高达19亿元。之后年销售额和增长率转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2018年氟比洛芬酯注射剂的仿制品(武汉大安)获批上市,使得该品种集采中标价格直线下降到21.95元/支。作为曾经的全国独家品种,北京泰德的氟比洛芬酯注射剂年销售额接近20亿元,面对市场竞争及国家集采的双重考验,预计今后市场增长乏力。

在众多非外用NSAIDS中,也不乏渐入佳境的产品,比如布洛芬、右布洛芬、萘普生、酮咯酸氨丁三醇。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酮咯酸氨丁三醇,如下图所示,其销售额及年增长率均大幅走高。目前,酮咯酸氨丁三醇市场主要被注射剂类产品占据,国产有多个厂家在售,其中山东新时代在国内酮咯酸氨丁三醇市场居于主导地位,一直占据着样本医院市场的80%左右份额。但随着注射液一致性评价的逐步推进,按目前的国内情况看,除了成都倍特的1ml:15mg规格以外,其余6家企业将争夺1ml:30mg规格产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2018年获批上市的天津红日产品、2019年获批上市的成都倍特产品和2020年刚刚获批上市的江苏涟水的30mg注射液产品,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而对于产品在2005年获批上市的山东新时代而言,竞争压力骤增,市场主导地位能否持续有待考验。

非外用NSAIDS类药物中的任一产品都包括多种剂型及多个厂家,鲜有特别新的药物。随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以及集采各项政策的落实,今后NSAIDS类药物,尤其是非外用制剂类产品的市场走势不容乐观,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市场规模大幅走低几乎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