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扬子江药业集团获两项环保大奖
时间:2019/09/27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乘坐观光车穿行在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总部厂区,随处可见绿树成荫、湖水相连,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清新气息——这里已成为江苏省泰州市绿色工业旅游景点。

  绿色的厂区环境只是扬子江践行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的一个生动剪影。作为中国医药工业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力量,多年来,扬子江积极担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把环境保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切实履行“低碳经济、绿色制药”的承诺。2019年,扬子江再次荣登“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榜首,实现“五连冠”;在“2019年度环保奖”的评比中,扬子江又成为江苏唯一同时获得“2019年度绿色企业管理奖”和“2019年度环境社会责任企业”两项大奖的企业。

  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

  “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为底色!环保的落地力度决定着企业未来能够走多远!” 这是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大会小会上经常强调的一句话。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扬子江始终坚持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行清洁生产。近年来,扬子江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数百台(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实施40项清洁生产方案。据统计,目前扬子江年减少废水排放41000吨,并实现废水100%可回收利用;万元产值耗水由1.1986吨减少到0.8986吨,汽耗由0.1275吨减少到0.1145吨,电耗由24.52度降低到19.6度,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扬子江不仅在生产线上贯彻“低碳经济、绿色制药”的发展理念,在厂区环境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

  “仅在集团总部厂区,植物种类就有120多种,大小树木1万多棵,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此外,厂区内还有东方红广场、博鳌广场、龙凤堂广场等9个景观广场和樱花园、枇杷园、樱桃园、杨梅园等11个景观园林点缀其中,平添无限生机。”走在宽敞、洁净的厂区道路上,几名刚刚下班的员工向笔者介绍。

  不仅仅是集团总部厂区,海尼、海蓉、海瑞、海燕、海陵等扬子江药业集团分设在全国的众多子公司的工业园区,也都是周边百姓眼中的“美丽花园”“绿色工厂”。

  微风轻拂,成群的小鸟在草地上觅食,麻鸭在碧水中游弋,整个园区仿佛是一个湿地公园。坐落于扬子江畔的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凤堂),距离扬子江药业集团总部仅15分钟车程。

  初秋时节,笔者走进这个专业从事中药研发生产的现代化企业,厂区里竟闻不到一丝中药的味道。据了解,自2014年建设之初,龙凤堂就坚持高起点规划厂区的绿化和环保,与生产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运行。其中,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的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和废气处理系统,具有新工艺、低能耗和高标准的特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仅在环境绿化、水资源净化方面,我们用了25年时间,累计投入3亿多元,才打造出今天这样美丽的扬子江生态环境。”徐镜人说。

  以抓质量的决心抓环保

  一直以来,扬子江在质量把控上的表现令人瞩目。在国内,该集团两次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海外,先后斩获“全球卓越绩效奖”“国际QC金奖”等奖项。

  据扬子江药业集团安全环保部常务副部长沙琦介绍,近年来,扬子江将质量管控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环保上,创新提出了“环保是设计与管理出来的”的管理理念,采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者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环保水平。

  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相悖的困境。如在研发某原料药时,项目合作方采用有毒试剂三氯甲烷进行柱层析纯化,这种方式不符合扬子江的环保要求。在建议合作方多次尝试修改方案失败后,扬子江组织内部技术人员攻坚克难,最终成功用“成盐酸盐”的精制方式替换了原有工艺,严守住了企业发展的环保底线。“集团研发导则中明确规定,在新产品研发阶段,要坚持环保优先,从源头杜绝污染物产生。” 扬子江研发线的一名负责人告诉笔者。

  做好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也不可忽视。笔者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制药)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公司地处江边,依靠环保提档升级,成功做到了不把一滴污水排入长江。”江苏制药负责人自豪地说。

  以中药提取生产为主要业务的江苏制药,场址为上世纪80年代的长江化工厂所在地。为防止厂区污水渗入长江,江苏制药对原工厂遗留的隐患深挖细查,拆除了历史上废弃的一段地下排水管道,并请环保主管部门对厂区附近的水样、土壤等进行达标检测。

  传统污水管网采用高分子双壁波纹管,埋在土壤下面,当土壤沉降后,管道接头处容易产生渗漏,污染土壤。江苏制药负责人告诉笔者,“为了做到‘零渗漏’,集团总部要求新建项目污水管网全部明管化设计,对已建成的项目要逐步进行明网化改造。”

  生态环保投入“毫不手软”

  翻看历史“成绩单”,扬子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优等生”,先后获评“江苏省环保先进企业”“江苏省环境友好型企业”等。成绩背后,是企业上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管业务必须管生态环保”。在扬子江,徐镜人不仅是企业掌门人,还是集团环保管理委员会主任。为严格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制,企业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负责人都是环保管理委员会成员。如果哪个环节生态环保出了问题,那么首先被问责的便是各个委员。

  “COD(化学需氧量)每升60毫升,国家标准每升500毫升;氨氮每升0.04毫升,国家标准每升45毫升……”近日,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以下简称海慈)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厂区污水。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全部达标,且多项指标抽检结果显著优于国家标准。

  海慈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原料药生产基地,该公司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可达1000吨,数据可实现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这个污水处理站历时3年才建成。” 公司负责人马振千介绍。

  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仅泰州地区企业就投资2亿多元,建成6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总量达1万吨。由于主动、积极治污,扬子江获得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正向激励。2018年底,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省内第一批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企业名单,全省共有200家企业拿到“豁免牌”,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有3家生产经营公司获停限产豁免。

  “生态环境保护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要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徐镜人表示,未来,扬子江人将继续前行,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大道上。(刘良鸣 李江 许海燕 赵文胜)

(责任编辑:齐桂榕)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