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发挥工业化理念优势 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
时间:2018/06/26  来源:中国医药报: :  

广西地方特色食品柳州螺蛳粉,从2014年10月28日第一家预包装螺蛳粉企业注册,到2017年产值达30多亿元、出口创汇30多万美元,仅仅用了3年时间。随着产业发展壮大,柳州螺蛳粉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解决就业人口超5万人,形成了一条可复制的“小米粉、大产业”特色发展之路。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柳州市委副书记、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梁旭辉,探秘“小米粉”背后的“大文章”。

    记者:柳州市以汽车、钢铁等工业著称,工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动地方特色食品发展?它代表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吗?

    梁旭辉:一座有一定地位和体量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一般不是单一方向发展,而应是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发展,同时也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对于柳州来说,工业是经济主体,但传统产业同样有发展的优势,在经济战略布局中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占位。传统产业不一定就是落后产业、夕阳产业。特色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要通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塑产业链、价值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这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柳州螺蛳粉产业就是我们的特色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新技术、衔接新业态,推动螺蛳粉产业全域升级,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记者:与柳州雄厚的工业基础相比,柳州螺蛳粉产业就像一张白纸。在原有工业基础上深度挖掘,不是更“轻车熟路”吗?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辩证关系?

    梁旭辉:螺蛳与米粉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柳州螺蛳与米粉组合在一起成为螺蛳粉,并成为柳州市特色食品的历史并不长,只有30多年。袋装螺蛳粉的历史则更短,只有3年多,确实像“一张白纸”。2017年,柳州汽车工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而螺蛳粉产值只有30多亿元,相比微不足道。但30亿元是在3年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呈现“爆发式”发展趋势,有广阔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一发展奇迹能在柳州出现?这与柳州深厚的工业理念有密切关系。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