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中药编码系统4项国际标准通过ISO投票
时间:2017/01/30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继2016323日由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代表中国向ISO/TC249提案的《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通过投票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出版发布后,近日,据ISO瑞士总部消息,《中药编码系统——第二部分:中药饮片的编码》《中药编码系统——第三部分:中药材的编码》《中药编码系统——第四部分: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在经过3个月的投票后也已获得通过。这意味着,由深圳市卫计委提交的《中药编码系统》4项国际标准获得“大满贯”,中药产品数字化编码被确认为国际编码通行的“身份证”。对于中国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进出口贸易来说,将优化公平、公正的国际交易环境,维护信息公开透明的市场秩序,为“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助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中药编码规则》是以上3项中药编码国际标准的顶层设计,为中医药和各国传统医药提供数字化编码的依据和技术支撑。它既凸显我国主导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又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大大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发挥主导中医药系列标准的作用。

      据悉,全球首个中药数字化编码分类体系和中药数字化编码规则,是由深圳市卫计委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主任,深圳市中医药企业标准联盟主席,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利平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负责组织从起草到完成工作,全程历时3年。当时,廖利平教授受深圳市卫计委委托,以中方注册专家的身份,分别于2012年、2013年向ISO组织申报重大项目,并被批准立项。以上4项国际标准成为2016年我国主导完成的系列中医药ISO国际标准,是ISO内设的两个委员会ISO/TC249ISO/TC215首次联合承担的4项系列国际标准。该系列国际标准与201552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GB/T 31774《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GB/T31773《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5《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国家标准相衔接,也是深圳地方标准转化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一个成功案例。其中,“《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的研究与制定”获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这是我国国家标准项目第一次获此殊荣。          《中药编码系统》由中药编码规则、中药饮片的编码、中药材的编码、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4个部分组成。其中,中药编码规则是以17位阿拉伯数字,分类表达中药的品种来源、药用部位、品种类别及其规格、炮制方法等特定编码技术分类及其含义,主要包括4部分:国际编码、中国物品编码、药品标准、校验码。中药编码规则适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以数字化编码技术标准的形式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固化下来,形成计算机语言传播,凸显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维模式。其信息简短、准确、安全,是国内外的重大突破,从而在国内外建立了首个中药数字化编码分类体系,确立了中药数字化编码规则,填补了国内以及国际上的空白。(记者:胡芳, 通讯:员李静  吴培凯  杨思颖)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