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积极推动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统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凭借稳定性佳、易于检测等特点,成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可靠检测指标。日前,在上海召开的“2016罗氏全国糖化血红蛋白用户交流会暨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工作会议”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柏申教授谈及国内HbA1c检测现状时指出:“我国HbA1c检测方法繁多,检测标准不一,检测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至今未能将HbA1c检测正式列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中,给糖尿病诊疗工作的推进带来挑战。HbA1c检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势在必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王冬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王煜非教授、冯仁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炯副教授等临床诊疗专家就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价值、我国HbA1c检测标准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HbA1c检测:
糖尿病长期管理的有效手段
王煜非教授表示:“监测HbA1c水平对于评价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有重要作用。”
据介绍,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缓慢形成的非酶促反应产物。相较临床普遍应用的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HbA1c检测生物变异性小、分析前影响因素少,不受急性血糖波动的影响,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取血,可反映中、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和慢性并发症风险,是糖尿病诊断和管理的可靠手段。
美国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均将HbA1c列为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监测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并证实HbA1c水平与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和微量白蛋白尿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HbA1c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HbA1c水平每下降1%,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减少37%,周围血管疾病风险减少43%,糖尿病相关原因引起的死亡率下降21%,心肌梗死风险下降14%,中风发病率降低12%。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及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共同推荐将HbA1c检测列入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并将≥6.5%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节点。但是,目前我国HbA1c检测方法没有实现标准化,暂时不推荐用HbA1c检测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溯源性:
HbA1c检测可靠的保证
冯仁丰教授强调,追求临床检验的溯源性是为了保证新鲜样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如果国际上已经具有认可的参考物质或参考方法,临床实验室应尽可能选择已经具有可溯源至参考系统的产品。即使有了溯源性基础,也要认真做好每天的质量控制。为了实现HbA1c检测的标准化与溯源性,IFCC参考方法建立了HbA1c检测标准化的可靠依据。
据专家进一步解释,实现临床检验溯源性的根本目的是使患者新鲜样品的检验结果可溯源至国际或国家的参考物质或参考方法,而单纯追求校准品或控制品的可追溯性没有意义。具有溯源性的检测结果必须有良好的精密度,否则检测结果不准确,没有临床价值——即使其溯源性强。此外,使用完整的检测系统(涉及仪器、试剂、校准品和操作程序等)是确保检测质量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完整检测系统下检测所获得的患者样品结果才具有溯源性。因此,医学实验室如果不用配套检测系统,得到的检测结果会丧失溯源性优势。
标准化:
中国积极推进中
为推动我国HbA1c检测标准化,201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了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计划(SHGHP)。该计划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研究所共同开展,167家国内实验室参与。
吴炯副教授指出:“通过参考实验室给标本(新鲜血样)定值,所有实验室使用新鲜血样进行校准和检测,截至目前,参加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参考实验室定值结果间比对标准已大大提高,偏差小于6%,达到美国国家HbA1c标准化计划(NGSP) 的要求。该项目正逐步向上海周边地区推进,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动HbA1c检测结果一致性工作积累经验。”
2015年,我国《HbA1c检测行业标准(WS/T 461-2015)》(以下简称《标准》)发布。《标准》从选择可靠的方法、方法的规范化使用、干扰因素分析,以及测定结果质量监测4个质量环节提出了系统化的技术原则,旨在提高HbA1c检测的质量。
王冬环教授指出:“准确的血糖评估是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基石。只有通过持续改进HbA1c检测质量,并进一步推进检测标准化,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从而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
《标准》指出,IFCC参考系统是HbA1c检测标准化唯一有效的参考系统,应选用检测结果可溯源至IFCC参考方法的分析系统。目前,国内HbA1c检测方法有100多种,且不同方法检测HbA1c不同的组分,所有检测方法均应以HbA1c或“相当于HbA1c”报告结果,但不同仪器、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为满足临床需要的HbA1c检测精密度,要求检测方法室内变异系数(CV)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