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虽然医药产业增速下降了,但是总量在放大。每一位企业老板都要认识到,粗放式发展模式结束了,追求增长质量比追求增长速度更重要。经济下滑的过程也正是挤水的过程,其实市场在扩容,用药水平在上升,行业集中度在提高,所以竞争相对和缓了。”在1月17日举办的2016中国(海口)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满怀激情地阐述自己对行业形势的判断:“我认为,今年就是行业调整和发展的拐点,明年会有较大增长,后年则将迅猛发展。”
本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以下简称商会)与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多位商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与240多位理事单位代表济济一堂,就行业增速下降、多项涉及医药产业的政策调整、医药产业高新园区特色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形势怎么看
2015年1~11月,医药工业增速低于10%,创出20多年新低,也破了多年两倍于GDP增速的惯例。对此,业内资深专家深入分析形势,解读政策变化及其对行业的深刻影响。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任德权指出,行业发展增速破位,面临调整。我国化学药品以仿制药为主,接下来几年要开展一致性评价,其目的就是让仿制药的疗效与原研药一致,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仿标准就可以。中药研发也要强调疗效。有淘汰才能进步。最近监管部门加强了数据核查、飞行检查等工作,也是为了淘汰落后,给真正有价值的药物研发、生产腾出资源和空间。因此,政策环境的变化对医药行业和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追求的医药企业还要坚定发展信心。
商会常务副会长、葵花药业集团董事长关彦斌认为,医药行业在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进入调整期,是正常现象。行业和企业都应该用平常心去看待和适应这种发展的新常态。医药是朝阳行业,以积极心态和发展眼光看,行业前景光明。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顾刚说,作为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在当地得到重视,发展速度迅猛,2015年增幅达25%。“我们要坚定信心把医药做大做强。”
行业如何干
2015年医药政策频出,医药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药企业如何把握政策和形势变化?本次论坛上,商会邀请了国家药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医疗互联网方面的专家深入解读行业热点问题和相关政策。从《中国药典》2015年版视角看药品质量控制方向、中药新药研发创新研究和互联网时代健康产业创业转型等内容受到与会者高度关注。
本次论坛还设立了中药新药研究和医疗器械政策解读与技术交流两个分论坛,有针对性地为会员企业提供专业报告。比如,发展大健康产业应高度重视药食两用中药研究,生物医药研发及应用靶向治疗新进展,开拓儿童药品市场是当务之急,动态优化工艺在西方颗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等等,都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
医药产业增速下降也说明,遍地黄金的时代结束了。一些企业的发展遭遇挫折。如何走出困境?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商会常务副会长、科创集团董事长何俊明认为,真正的企业家在低迷的市场中也应有所作为,要么转型,要么抱团。掘金医药市场,要在五个字上下功夫,做到严、真、专(业)、规(模)、发(展),以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做真药,做好药,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据了解,全国现有近70个医药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如何避免同质化,实现特色发展?何俊明强调,有创才能高、新,创新是产业园发展的第一要务。他希望医药产业园统一规划,集约利用土地。任德权的建议是,“比如海口的医药园,是不是应该谋划用海南当地资源开发生产药品?也可以考虑用气候环境优势吸引一批老专家落户,让他们在安度晚年的同时带动助手、学生来创业。”修涞贵说:“海南建设医药产业园一定要做好海洋经济和大健康产业这两篇大文章,利用丰富的海洋动植物资源,不但发展医药,也要发展保健食品和食品。”关彦斌也提出,海口医药产业园要放大自己的资源优势,做好各项政策和服务配套,尤其要在健康养生领域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