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老牌国产创新药: 新时代 再出发
时间:2018/04/13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目前,虽然有600多万名患者在使用‘降压0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且每年使用量超过10亿片,但在临床中,大部分是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主流渠道——二、三级医院使用较少,老牌国产创新药有被边缘化的倾向。”4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健康中国——自主创新、造福百姓”研讨会上,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昕为老牌国产创新药所面临的困境担忧。

        研讨会上,有关专家积极支招,努力让老牌国产创新药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曾经的主要研发者——北京安贞医院原副院长洪昭光教授回忆了该药研发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全球高血压防治领域尚无1天吃1次的降压药物。由于每天服药种类和次数繁多,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很低。在此情况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与洪昭光教授等联合攻关,按照优选法,让药物的正作用“1+1>2”、副作用“1+1<2”,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中,患者1天只需吃1片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研制生产出来了。同期,我国研制的国产创新药还有青蒿素、人工胰岛素。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认为,要实现健康中国目标,需要依靠制度培育和药物自主创新,使用“中国处方”造福百姓——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鼓励廉价的国产自主创新药发挥更大作用,找到最适合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方法。

        “当前,国内医药界存在盲目推崇‘新品药’‘高价药’误区,不少人将‘廉价’‘传统’与‘劣质’联系在一起,这也间接导致慢性病患者的药品负担沉重,不少贫困地区患者用不起药,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教授对这一情况表示担忧。

        “不能说进口药就是好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认为,临床上副作用少、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药品,才是好药。

        “适合我们国情的才是最好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表示,在调脂领域,目前临床上虽然更倾向于利用他汀类药物,但是作为外企处于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他汀类药物价格昂贵,费用较高,性价比并不太理想。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促进以国产创新药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李玲教授坦言:“我们的创新不应该仅仅是‘发文章’,而是要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进入新时代,自主创新要注意方法,中国人一定要按中国方式进行创新。”

        “我们太需要做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认为,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研制新药,更要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老牌国产创新药的实力。

        王增武教授提出老牌创新药“二次开发”的新思路。他强调,老牌国产创新药可以尝试“再发新芽”,即在原有基础上研究开发新的手段。以降压药为例,“如果未来降压药可以做到1周吃1片,患者的依从性将大大改善,如此一来,老牌国产创新药就再上了一个台阶”。

        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看来,国内企业做好药既需要协作攻关,也需要把控成本。在控制成本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并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

        李玲认为,让老牌国产创新药发挥更大作用的基本思路是要跨学科集成创新,研发出价廉物美的药,医保参照国产药价格制定支付标准,引导患者使用性价比高的药品。以高血压治疗为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每天花费1元。如果医保全额报销,并以该药药费标准作为高血压治疗医保支付价,相较于每天20多元费用的进口药,部分患者就会倾向于使用价廉物美的国产药品,老牌国产创新药因此能更多地发挥出防病治病作用。

        “在药品创新中三医联动作用至关重要。”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教授认为,医保能撬动市场并引导资本投入。医生应进行以临床使用安全有效为主要内容的药物评价,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