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日前发表报告称,该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富含抗性淀粉的新品种小麦,它比普通小麦更有利于肠道健康,有助于抵御肠癌和2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这一新品种小麦的抗性淀粉含量比普通小麦高10倍。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具有提供能量,降低食物热效应,调节、保护小肠,防止脂肪堆积以及促进锌、钙、镁离子的吸收等功能,在小肠中不易被酶解,但在人的胃肠道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
该团队领衔科学家艾哈迈德·雷吉纳说,抗性淀粉能改善消化系统健康,帮助抵御肠癌发生之前出现的基因损伤,并有助于对抗2型糖尿病。而大部分西方人的膳食结构中都比较缺乏这种淀粉。
雷吉纳认为,小麦是最常见的膳食纤维来源,世界30%的人口食用小麦制品,但普通小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达不到专家推荐的健康水平。上述富含抗性淀粉的小麦可以让人无须改变饮食习惯就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研究还发现,直链淀粉含量大幅提升会促进抗性淀粉含量提升。只要在小麦中减少两种特定酶,就能增加直链淀粉的含量。在取得这些突破性发现后,研究人员采取传统育种方法,将小麦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从约20%提高到85%,从而将抗性淀粉含量提高到谷物总淀粉含量的20%以上,而普通小麦的含量还不到1%。
据介绍,新品种小麦的开发历时11年,目前一家美国公司已种植400公顷。研究团队希望能进一步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生长的高抗性淀粉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