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银杏保健食品亟待升级发展
时间:2017/12/12  来源:中国医药报: :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银杏保健食品行业开始谋求以提升品质为核心的规范发展。日前,在山东郯城举办的“2017瑞草金秋银杏文化节”上,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指出,经过2015年银杏叶事件,银杏保健食品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为发展驱动,逐渐走出低谷,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自德国科学家1966年发现了银杏中含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成分后,银杏制剂在国际市场上身价骤增。目前,银杏制品的保健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消费者承认和接受,美国银杏叶制品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银杏保健食品在欧洲市场的年销售额亦达1.9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银杏加工产业链上的生产经营厂商有300多家,主要生产银杏叶提取物及下游产品,包括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饮料等,其中有500多个以银杏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已获批准。

        2015年5月,因企业擅自改变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工艺导致的“银杏叶事件”,引发了行业的轩然大波,也给整个植物提取物产业带来了不良影响。“2015年的银杏叶事件是行业灾难,也是行业机遇,银杏叶提取物行业在大洗牌后重新发展。”贾亚光表示,经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整治和企业的自我规范,在银杏叶提取物事件中的一些企业因故意违规操作被严惩而失去市场甚至生存空间;一批企业则因为坚守,最终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一些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也脱颖而出。

        当前,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逐年大幅增加,营养干预防慢病正逐渐成为业内共识,这给银杏等保健食品原料及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华本草》的主任编委、有近60年制药经验的孙载明教授是银杏叶水溶性制剂专利获得者。他介绍,银杏叶水溶性制剂具有三大技术优势:一是提高银杏黄酮,特别是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二是更好控制有害成分银杏酸的含量;三是提高产品的生物利用度和人体吸收率。技术创新已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驱动力。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