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王敏教授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娄阁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科研课题《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卵巢癌种植转移的早期阶段介导球体形成》,有助于今后为卵巢癌转移及其他远端转移的癌症提供新的靶向治疗。该研究成果近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著名专业期刊《临床调查杂志》上。
据悉,卵巢癌为排名第二且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特定靶向药物对卵巢癌种植转移有疗效。既往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以影响卵巢癌的生长、迁移和转移,但卵巢癌转移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在此项课题中,研究者证实,TAM相关球体和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学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他们确定,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小鼠模型中,在其种植性转移的早期阶段,TAM可促进球体形成和肿瘤生长。M2型巨噬细胞样TAM定位于球体中心,并分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通过相关整合素,促进肿瘤细胞和TAM之间的结合。
该研究发现,由TAM分泌的EGF,可激活肿瘤细胞中的EGF受体(EGFR),而其反过来则上调周围肿瘤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信号传导,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EGFR的药理学阻断或配体ICAM-1在TAM中的抗体中和,可使小鼠模型中的球体形成及卵巢癌进展发生钝化。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从TAM分泌的EGF在促进早期种植性转移的卵巢癌中发挥关键作用。
专家评价指出,该项研究揭示了TAM介导球体形成的机制,为卵巢癌和其他种植性转移癌症的诊治提供了潜在目标。(衣晓峰 白雪佼 徐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