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刮起“中国风”
时间:2017/01/27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美国当地时间19~12日,全球顶级的医疗健康投融资盛会——摩根大通(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在旧金山召开。在我国新药创新研发高潮迭起的背景下,本届年会吸引了国内医药界人士约3000多人前往参加本届年会及各种卫星会议,在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上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下面是CHC医疗团队参加本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后提供给本报的分析文章。此文虽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医药创新发展的全貌,但提供了一个观察行业变化的全球视角。

      美国旧金山时间112日,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进入最后一天,主会场的演讲在中午就全部结束。本届年会也反映出中国新药创新发展水平。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本界年会有全球近500家医药类企业和机构举办演讲,其大部分来自美国及欧洲。主会场安排的路演企业,代表了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强有力的产业力量,像制药公司NovartisRocheSanofiPfizerLillyBristol-Myers等,医疗器械公司则有MedtronicJ&JBaxterThermo FisherBoston Scientific等。这些公司都在全球开展业务,年销售额数以百亿美元计,同时具有极好的品牌影响力,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并且擅长并购整合,代表了当今医药行业的基本面和水平。与这些公司相比,中国的标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根据2016年相关数据,中国排名前十的医药制造企业的营销规模在15亿~30亿美元之间,与国际排名前十家医药制造企业营销规模差距在10~20倍,按一般发展速度测算追赶时间至少需要10年。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人才密集和资金密集的行业,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美国市场,产业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加州、波士顿、纽约、明尼苏达等少数区域。医药行业要得到充分发展,需要以龙头企业为中心,聚集很多中小型创新企业,形成产业和资金链条。目前国内医药产业园区遍地开花,政府主导招商引资,但是发展重点比较雷同,大部分园区没有独特优势。

      跨境投资急剧上升

      全球参加此次年会的投资人达到惊人的9000多人,这反映了投资界对医疗健康产业极高的关注度。与中国医药产业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在医疗投资领域的投放资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比肩。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中国越来越多的基金加大了对医疗产业的投资力度,很多医疗专业基金发起成立,也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进入医疗领域,跨境投资急速上升,以至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初创企业都纷纷到中国融资。据Chinabio创始人Grey Scott介绍,2016年中国的VC/PE共募资151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39%。其中,中国的VC在生物医疗领域共投资53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330%。投资比较热门的细分领域包括医疗服务、生物技术、诊断和医疗器械。

      在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期间,一个重要新闻是来自中国的三胞集团投入8.19亿美元收购美国一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领先公司,使中国的跨境投资和收购又创新高,中国医疗领域的跨境投资正在急速上升。许多上市企业和基金都开始了海外投资业务,招聘海外业务人员,建立境外业务部门。相比较而言,国外同等规模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很少涉足跨境业务。

      据估算,参加本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的人数有近15000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大会,而是形成了一个产业、投资、并购、交易和专业服务的生态圈。而建设这个生态圈美国花了35年。相比较而言,中国医疗行业的大会不少,但是能够形成生态圈、吸引全球顶级资源参与的还没有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医药产业规模还不够大,无法吸引全球大企业参与;另一方面是大部分论坛和会议缺乏会场外的交易功能,不能吸引众多中小企业参与。(CHC医疗)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