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细胞自噬机制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有关 新技术可检测“细胞自噬”状态
时间:2016/11/17  来源:新华社: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机制研究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研究人员近又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单检测细胞自噬状态的新技术,将有助于利用细胞自噬机制开发新药。

        细胞自噬机制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细胞自噬也可能降解潜在毒性蛋白来阻止细胞损伤,或阻止细胞凋亡进程。细胞自噬机制与阿尔茨海默病等许多疾病相关。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大学教授水岛升等人在最新一期美国《分子细胞》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有关细胞自噬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水岛升曾在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实验室工作,是大隅良典的重要助手和学生。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手段使细胞产生荧光蛋白后,发现随着细胞自噬的进展,荧光从蓝逐渐变为绿、黄、红三色,这样一来就可以实时测定细胞自噬的状态。在动物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多种药物,结果发现有47种药物能促进细胞自噬,还有43种药物能阻碍细胞自噬。

         研究人员表示,对于依赖细胞自噬发病的癌症类型,阻碍细胞自噬的药物可以成为有效的抗癌剂。而对另外一些能通过细胞自噬机理使治疗获准的疾病,则可以针对性地使用能诱导细胞自噬的药物。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应用到与细胞自噬机制有关的药物研发中。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