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睡眠医学科联合召开了“2016年北京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睡眠医学论坛”。业内知名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围绕睡眠与职业安全、工作效率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韩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乐生等人出席了会议并作学术交流。同时,论坛上也特别发布了《2016睡眠与职业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睡眠白皮书》)。
睡眠疾病和职业安全密切相关
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大约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夜间的睡眠可以恢复精力、精神,保证白天更好地工作。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疾病正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的睡眠疾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以及认知行为障碍和心理问题等。同时,雇主们也已经意识到,如果员工患有睡眠疾病而未进行及时诊断治疗,会影响工作效率,整体的生产力也会下降。此外,据调查显示,在美国所有的交通事故中,有38%与睡眠障碍有关;在恶性交通事故中,这一比例高达87%。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详细调查,多数交通事故只是归结为疲劳驾驶,其实很多都与睡眠障碍有关。
韩芳介绍说,除生活不规律、睡眠时间短等原因外,常见的睡眠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OSA)、失眠、倒班和发作性睡病均不可小觑,这些疾病的知晓率低、漏诊误治十分普遍,其危害值得全社会的重视。
重视引起日间嗜睡的疾病
《睡眠白皮书》提到,OSA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打鼾、呼吸气流消失或受限导致间歇性低氧,低氧引起频繁的觉醒、睡眠片段化,因此会出现日间嗜睡的现象。OSA十分常见,据调查显示,在美国,约有26%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OSA。而对员工OSA的患病率研究显示,30~70岁之间的人群,男性OSA的患病率为34%、女性为17%;而在《睡眠白皮书》中也指出,我国有20.4%的成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研究发现,OSA可累及呼吸、循环和代谢等多器官多系统,比如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合并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此外,OSA还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从而使生产力降低。未经治疗的OSA可致反应迟缓、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疲劳,进而降低整体的生产力。同时,大量研究还发现,未经治疗的OSA人群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升高2倍。普通人群的严重交通事故发生率平均每人每年0.08,而未经治疗的OSA人群每人每年严重交通事故发生率为0.10%~0.39%。
不过,与会专家介绍说,令人振奋的是,OSA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OSA的经典方法。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从而可以减少对健康的影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的生产力。
然而,《睡眠白皮书》也指出,目前80%的OSA潜在患者尚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公众对OSA的认识不足、现有的诊断方法复杂、睡眠中心和睡眠医生有限、CPAP治疗的依从性低等是诊治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据《睡眠白皮书》介绍,失眠也可引起日间的嗜睡。一般成人的“严重”失眠定义为每晚存在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或早醒且持续至少2周。研究发现,约有50%的成人有过短暂或偶发的失眠经历,而长期失眠的平均患病率大于12%,即每8名成人中约有1人患有“严重”失眠。这在老年人、妇女、吸烟者、倒班工作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韩芳介绍说,失眠患者不仅会出现嗜睡,其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是普通人群的3倍,且可以加重已有症状如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行为。同时,失眠还会导致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犯错几率增加,以及整体生产力下降,且失眠人群的交通事故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失眠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倒班工作也是引起日间嗜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它对健康的危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却鲜为人知。倒班工作会导致工作或驾驶时的事故发生率增加,且工作中更容易出错,请病假的时间也会更多。同样,对于雇主而言,倒班工作还会增加医疗保险投入、生产力下降和安全问题等。
宾夕法尼亚大学睡眠医疗部联合医疗主任Richard J. Schwab教授在报告中介绍说,倒班工作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肌梗死、癌症的发病率,对认知功能造成损害,使人烦躁、易怒或抑郁。而在2007年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中也发现,倒班工作可能与一些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此外,因倒班工作而导致其他类似的问题还有时差、睡眠时相的前移和后移等与生物节律紊乱相关的睡眠障碍,这些都是因为作息时间与昼夜节律的和谐关系被打破所致。
因此,Richard J. Schwab教授建议倒班工作者可以通过适时、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光暴露,以及药物调节等方法来减少伤害,并建议相关领导科学、合理地为员工安排倒班。
发作性睡病也是引起嗜睡的一个重要原因。发作性睡病也称“猝睡症”,日间嗜睡、猝倒(即情绪激动后出现的短暂肌无力,通常见于大笑后)、夜间幻觉、噩梦和睡瘫(即入睡前或刚睡醒时肌无力但意识存在)等都是发作性睡病的常见的临床症状。
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较普通人群更加容易出现肥胖、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且这类患者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较高。然而,由于目前的公共和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还存有不足,则更会导致诊治的延迟,误诊误治现象也十分普遍,而这更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
提升对睡眠医学的认识
《睡眠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睡眠医学服务还尚在早期,不少人对睡眠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很多患者尚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治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睡眠医学部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进行借鉴:一是简化的家庭诊断。可以在家庭中开展检查,既不影响睡眠又可大大增加诊断能力,缩短就医的等待时间。二是远程医疗。利用现代的通信技术,克服地域偏远和行动不便等因素的限制,通过远程医疗享受睡眠专家的高水平服务,拉近医患的距离。三是随访和院后管理。通过远程系统进行实时个性化的医疗随访管理服务,提高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