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抗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TPN171进入临床研究
时间:2016/04/06  来源:中国医药报: :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该院沈敬山课题组和蒋华良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1.1类新药TPN171及其片剂,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批准,进行临床研究。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患者由于缺氧导致嘴唇呈现蓝紫色,故称“蓝嘴唇”。如不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2~3年内会死于右心衰竭。因此该疾病也被称为“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

    目前国内上市的肺动脉高压一线治疗药物种类少,价格昂贵,像波生坦、安立生坦等药物每月治疗费用需数万元,且具有肝脏毒副作用;而西地那非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虽在国外上市,但尚未在国内上市。

    科研团队在中药淫羊藿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具有较高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并以天然产物淫羊藿黄酮为先导结构,以计算化学的分析数据为参照,通过结构修饰和拼接合成技术,开展精细的“结构微调”设计与合成工作,最终获得了成药性综合评价比西地那非更好的候选化合物TPN171

    TPN171活性高,选择性与安全性好,且药效剂量低,生物利用度高。预期患者每日只需口服1次(剂量5~10毫克),用药方便。TPN171活性成分与片剂的生产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如能上市则有望成为 “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据悉,TPN171已在12个国家/地区申请专利,并获得欧、美、日等8个国家/地区授权。

©  201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21139号

推荐使用IE8以上、Chrome、火狐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