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六届默沙东肠促胰素论坛于深圳召开之时,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席Samuel Dagogo-Jack教授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会上畅谈了糖尿病防控的相关问题以及未来糖尿病药物的发展方向。
识别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是重点
2015年,全球糖尿病成年患者达4.15亿,而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迅猛增加,患病人数过亿,已居全球之首。Dagogo教授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糖尿病患病率增加具有关联性。糖尿病防控第一点是要识别和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第二点是要诊断出已患糖尿病的人群,同时管理好糖尿病患者以减少后期并发症的风险。
相较美国,我国糖尿病治疗率低、知晓率低。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仅为25.8%。“现在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措施都已经有了,但医生并没有把这些措施充分运用在能改善临床结局的患者身上,这需要通过教育基层医生来改进。”纪立农教授进一步指出,在通过每年体检查血糖发现糖尿病方面国内尚有不足;另外,对门诊并发症的筛查,也要落实到位。
降糖药物不应增加心血管风险
纪立农教授表示,2016年美国ADA指南仍建议一线治疗使用二甲双胍;如二甲双胍在治疗三个月之后血糖仍不达标,就可以开始使用第二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像DPP-4抑制剂和其他现有的一些降糖药物都可以被考虑作为二线治疗的选择。
Framingham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多,其心血管疾病负担沉重,所以一个新的降糖药物,不应该增加心血管方面的风险,如能有心血管方面的获益则更佳。对此,Dagogo教授介绍,验证西格列汀心血管安全性的TECOS研究表明,与无西格列汀的常规治疗相比,此试验达到了心血管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相关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致住院)的非劣效主要终点,且不增加心力衰竭致住院的风险。“同时,西格列汀没有低血糖的风险,体重不会增加,不会导致低血糖是这个药物非常大的一个优点。”
纪立农教授介绍,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STRATEGY)研究证实,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受试者中,使用西格列汀加二甲双胍治疗能显著降低HbA1c(-0.85%),病人血糖达标率为44.3%;双药治疗未达标患者加用阿卡波糖/瑞格利奈/格列齐特/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后,可进一步降低HbA1c,使血糖总体达标率达到62.3%。“两药合在一起,比单独一种药血糖控制好,维持血糖控制的时间更长。两者结合并没有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并可节省许多费用和时间,我认为复方制剂是糖尿病药物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