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和首都医科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承办的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展示暨转化项目推介会上,22家北京市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共带来“十二五”医药科技成果869项,吸引了国内外100余家制药企业和投资机构前来“淘金”。此次推介会的目的在于探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模式,让来自医疗一线的科研项目能够尽快惠及百姓。
两翼助力促进创新成果产出
“没有一流的科技成果,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医院。”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介绍,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带领22家市属三级医院将学科建设作为市属医院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定方向、强学科、育人才的“一体两翼”思路谋求发展。“一体”是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强化市属医院公益性。“两翼”分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既有“扬帆”计划,以4级学科和临床技术协同创新带动重大疑难疾病诊治,也有提高中青年学科骨干研究能力的“培育”计划,还有“青苗、登峰、使命”3个人才计划,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人才的健康成长。
“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与治病救人要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既不能脱离临床做科研,也不能光做科研不考虑实际产出。而是就临床提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通过创新产生成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科教处处长潘军华介绍,2013年以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支持遴选出了“扬帆计划”48个重点医学专业和55个临床技术创新项目,既包括一些在国内具有优势地位的专业,如北京宣武医院的神经变性病、北京同仁医院的眼底病等专业,又包括一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如北京儿童医院的儿童血液肿瘤、北京朝阳医院的肾移植等专业,搭建了覆盖市属医院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的综合发展平台。目前,一些创新项目已开展了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推广,如儿童活体肝移植、腔镜辅助下微创冠脉搭桥技术、重型肝炎及肝衰竭诊疗等关键技术均已达到一流水平,并在市属医院集团内部推广应用,将产生一批有特色的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通过成果转化造福百姓健康。
搭建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分管科教的副局长潘苏彦介绍,在此次推介会的869项成果中,有医疗器械类185项,诊断试剂类39项,化学药类10个,生物药类14个,中药类55个,医疗技术类566项,大多来源于一线医务工作者。这些医务工作者工作在临床一线,出于现实需求和工作实践,从事医疗科技创新有着天然优势;但本身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导致很多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次“政府搭台,医院唱戏”,集中端出医院自主创新成果“这盘菜”,实现政、产、医、研完美对接。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同仁医院团队发明的家用眼压计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据介绍,这是该团队在负责进口回弹式眼压计国内临床测评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攻关研制而成的,目前已占领国内95%以上的市场。该团队将此款产品带到推介会,主要是想寻求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的机会,去占领国际市场。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思吉胶囊)是北京宣武医院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药物,可作用在缺血性脑损伤级联反应的多个环节,并具有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发生和血管新生的作用,是临床急需的品种,目前国际上没有同类产品,可能成为占领国际市场的大品种。该项专利得到了锐博思(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的青睐,双方现场签定了合作协议。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制药企业,没有持续的好产品是走不远的。各企业在不断加大新药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四处出击寻找新产品。我们还将在发放的成果目录中继续在寻找、挖掘适宜产品。”
此次推介会精选出15个优秀项目进行集中推介,103个项目进行重点展示,吸引了云南白药、正大制药、扬子江药业、昆药集团、修正药业、步长集团、深圳信立泰等国内外100余家制药企业和投资机构前来洽谈。仅在活动当天的上午,除思吉胶囊外,还有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市青元盛康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就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rs12252)基因多态性筛选肝癌高危人群、北京胸科医院和厦门至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结核病患者乙酰化酶基因NAT2基因型的快速测定两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到2000余万元,签约成果预计投产价值过亿元。据悉,这也是我国首个规模较大的医疗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平台。
于鲁明表示,今后,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进一步着力从3个方面推动市属医院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是政策激励: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增加创新科技知识产权中的个人份额,鼓励和调动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资金引导:成立专项基金,对北京市属医院职工从事科技研发予以引导和支持。三是提供平台:重点打造“科技成果展示暨转化项目推介会”这个平台,使其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医疗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持有人可以在此直接与企业洽谈介绍自己的成果,促进专利技术的成熟,提高转化的成功率,从而打通医、研、产、经的链条,把医生的创新变成有市场、可应用的技术和产品。